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忘初心 > 理论学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全力推进创新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 作者: | 时间:2024-10-16 15:36:0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可见,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这里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业态模式创新,也涉及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进创新关键环节建设。
  夯实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聚力推进。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主要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基础科学突破、前沿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求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实现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均衡发展,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科技创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稳步增加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设立科学探索风险基金,鼓励社会力量进行科学捐赠,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快构建基础研究骨干网络,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科学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创新生态。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载体是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速甚至部分领域实现换道超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聚焦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布局量子应用、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鼓励与扶持科技型骨干型企业快速发展。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政策制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有组织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建立市场化创新投资引导基金,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对先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作用,更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建设,完善推动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激励办法,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企业、政府、高校、社会等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中试资源共用共享,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壮大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主导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壮大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要走好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聚焦文史哲、数理化、物地生等基础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优化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模式,源源不断地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坚持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对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倾斜性支持。鼓励建设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多学科交叉大团队,大力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科技队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一批急需人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建立协同合作的国际引才体系,不断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大力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深化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破除一切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把科技管理职能从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等具体事务中分离出来,更加聚焦顶层设计,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服务,更加突出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更加强化监督检查问效。同时,不断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着力提升科技行政管理水平。健全分类评价体系,突出质量、实效、贡献评价导向,开展层次化、差异化评价。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基础研究项目更加突出代表性成果、突出长周期评价,应用研究项目更加突出实际贡献和具体效果。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更加突出经济社会效益,不单纯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影响。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给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创新主体松绑减负,赋予科技人员更多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同时,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完善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设立市场引导风险基金,支持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自主探索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