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网站!
新闻资讯
省部要闻
要闻
基层动态
重点资讯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在线调查
  • 您最喜欢的省内地质遗迹是哪个?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矿业界:在丈量山川中上下求索——记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矿产中心钴镍找矿团队
来源: 矿业界 | 作者:潘亮 朱雪丽 | 时间:2024-10-18 15:26:47 | 人气:

  在这片横穿三秦大地的壮丽山脉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心怀找矿报国信念,与密林为伍、与山风为伴、与岩石对谈,在丈量山川中上下求索。他们就是——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矿产中心钴镍找矿团队。

  他们以“闯”挑重任、以“创”开新局、以“干”求实效,用实干和担当彰显了当代地质工作者的风采。两年来,他们实施的“陕西省商洛市下梁-杏坪一带钴镍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在地质找矿、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老骥伏枥,肩负“传帮带”光荣使命

  项目驻点专家王满仓从业四十余年,先后在西藏、新疆、陕西等地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家找矿作出了贡献,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野外作业经验。他虽年过六旬,但仍经常驻扎在野外一线,耐心为年轻同志答疑解惑,“传”精神理念,“帮”技能方法,“带”作风经验,尽其所能言传身教、倾囊相授。

  高荣虎作为项目团队中年龄最长的地质前辈,即使年过半百也还坚持与年轻同志一起奋战在一线。他观察入微、经验丰富,野外调查时,手上的地质锤总是东敲西打。团队里的年轻人都喜欢跟他一起跑野外,说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矿化线索。遇到典型岩块、标志地貌,他总是积极与团队中的同事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大家受益匪浅。在团队中,他主动承担起“传帮带”重任,常常与年轻人交心深谈、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建立工作信心、提供精神动力。数年来,他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不断成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工作者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精神。

  奋勇向前,诠释使命担当

  项目团队负责人潘亮,参加地质工作十余年来,从遥远的干旱戈壁到巍峨的雪域高原,从地形复杂的高山深谷到植被茂盛的覆盖区,丰富的工作履历、多年的一线经历造就了他勤勉敬业、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工作品质。每当遇到重要的矿化线索,无论山路多么崎岖难行,他都会坚持攀登,直至找到答案。只要遇到有代表性的岩石或矿石,他都会一一取样,不错过一丝找矿线索。

  2022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制约了项目工作进度,多处重要化探异常尚未查证,这直接影响了2023年度项目工作部署。关键时刻,潘亮带领团队赴野外开展工作。

  进入工区时,山上寒风刺骨,白雪皑皑,人员行进十分困难。行进中,积雪经常会灌入鞋子里,雪融化成水,水又结成冰,膝盖以下全是湿的,多人脚上都生了冻疮。由于路途较远、山路崎岖,且天黑之前必须要翻过大山到达预定地点,每个人身上还背着几十斤的样品……尽管早已身心疲惫,但大家都没有停下脚步。项目团队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奋战了二十多天,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为2023年度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潘亮常说:“作为地质人,面对艰苦环境是常态,必须迎难而上、奋勇前行。”他冲锋在前、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每一位队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工作氛围好、效率高,大家团结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巾帼力量,傲骨柔情亦刚强

  项目技术负责人朱雪丽,作为一名女地质队员,她勇敢坚韧、豁达爽朗,工作中彰显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斗志,温柔中透露出不容小觑的锋芒。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她从未因性别而寻求特殊待遇,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为了获得第一手野外资料,她跟着团队爬雪山、跑路线、测剖面、查异常、编探槽。崎岖的山路上荆棘密布,冬日的工区内布满积雪,即使是许多男同志在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时都会感到难以承受,但朱雪丽坚韧勇敢、从不言败。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拼劲,朱雪丽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生动展示了女性地质队员的工作风采和坚强意志。

  随着项目的推进,张鑫加入了团队,给项目团队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团队又增加了一抹色彩。两位女地质队员互相鼓励扶持、共同进步成长,她们在巍峨的山脉间,用心用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巾帼华章,真正扛起了“半边天”的重任,坚毅又柔美的女性身姿因奋斗更显靓丽。

  拾级而上,接续奋斗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所有人的付出,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团队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地化剖面等工作及槽探工程,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化探+物探+野外快速分析+综合研究”的金、银、铅等多金属矿找矿技术方法体系;先后发现金、钴、镍等矿点9处,圈定找矿靶区6处,在柞水地区新圈定长度大于1600米的铅锌银矿化带,进一步拓展了柞水县银洞子银铅矿床外围找矿空间,为后续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基于手持矿石分析仪在分析不规则样品中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且有X射线泄露等问题,团队创新发明的“一种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分析仪”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除此之外,团队2人还荣获陕西省地质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地质论文奖。

  每一次找矿突破的背后,都是地质队员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默默耕耘、不断探索。年复一年间,陕西省地调院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工作者摸清了一片片区域的资源“家底”,攻破了一项项地质找矿“难题”,提交了一个个勘查区块“答卷”,他们是陕西省地调院地质找矿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征程万里的赶路人,他们将在激昂的找矿战歌中,奔赴下一站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