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水”壮美之极,那么如何让这片土地发挥自身的科研、观赏价值,转化成造福地方、人民的福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丹霞项目团队对陕北丹霞进行了不懈的调查研究,让2019年成为陕北丹霞这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一年:
理论创新 实现重大科研成果
在靖边龙洲新发现波浪式丹霞地貌并首次提出其概念,丰富了陕西乃至全国丹霞地貌类型,为进一步研究黄土高原-沙漠高原过渡地带丹霞地貌提供了难得的范例,并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古沙海、古地理、古环境,青藏高原隆升,我国地貌格局形成和全球板块构造运动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申报成功 发挥保护利用示范作用
完成靖边龙洲丹霞地貌1:1万精度的详细调查,将原有1:50万精度的1处丹霞地貌细化为47个丹霞地貌点。提交了龙洲丹霞地貌保护方案、保护规划,开展了省级地质公园申报,为陕北地区丹霞地貌保护利用发挥了示范作用。2020年4月,“陕西省靖边龙洲丹霞地质公园”已成功获批,为龙洲丹霞地貌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翻开了新的篇章。
宣传研究 成功举办国际会议与科考活动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红层与丹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和两次陕北丹霞地貌国际科考活动,对陕北丹霞地貌进行了有力宣传,对其研究、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方法创新 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方法
采用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摄测量、人工智能、地面调查等方法对陕北丹霞地貌进行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调查,利用新型数据采集仪及户外助手软件,结合X衍射分析、电镜扫描、暴露年龄等测试手段,创新工作方法,获取更可靠、高精度基础资料,这将对陕北丹霞地貌的研究由定性描述推向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的高度,为丹霞地貌调查研究领域提供了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