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汉中天坑群第七次国际联合科考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
来源: 三秦地质  作者: 安楚  时间: 2022-07-14

  7月12日,汉中天坑群第七次国际联合科考研讨会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汤中立,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洪增林,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里,陕西理工大学校长张社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伟海,亚洲洞穴联盟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远海,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李志忠,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成员邓肯、马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黄建军,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处处长王新平,陕西省林业局保护处二级调研员郝云清等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秉琦主持。

 

  会前,卢耀如院士、汤中立院士以及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汉中典型天坑洞穴现场,围绕洞穴保护利用研究等10个专题进行了为期6天的野外科学考察。

  研讨会上,郭里副市长致辞,洪增林书记介绍了汉中天坑群第七次国际联合科考总体成果,英国洞穴协会秘书长菲利普·罗素,法国青年洞穴潜水协会秘书长让·波塔西,捷克洞穴协会副主席杨·塞里特克,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成员马强、邓肯等外籍专家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洞穴探测技术及经验,张远海研究员围绕汉中天坑群洞穴探测成果作了交流发言,卢耀如院士、汤中立院士分别讲话。卫星遥感监测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形成年龄及古气候研究、洞穴保护利用研究等专题科考组详细汇报了本次科考进展及成果。

 

 

 

  郭里表示,此次联合科考开展的卫星遥感监测调查、天坑洞穴探测等10项专题,学科覆盖面广、学术水平高,为更好更快推进省地深度合作闯出了新路、树立了典范,必将进一步扩大汉中天坑群影响力,不断增强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院智库咨询功能,对推动天坑群综合调查研究及保护利用再上新台阶,助力汉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循环发展,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洪增林介绍了本次科考及调查研究总体成果、创新工作领域和突破性科研成果以及在洞穴探测技术创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新物种发现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他指出,本次科考新发现疑似天坑、漏斗、竖井等地质遗迹25处,新获得测定天坑洞穴形成年龄的10组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埋藏年龄样品,新增地质文化村候选地1处,新发现穗花杉、台湾剑蕨等56个陕西维管植物新记录种,研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示踪计洞穴探测技术。他还重点探析了汉中天坑群科学研究与保护利用价值,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院国际合作共享机制,为秦巴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卢耀如指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汉中天坑群是中国喀斯特台原面上发育数量最多的天坑群,为全国三大天坑洞穴系统之一。他建议,要不断加强智能洞穴探测、岩溶地下水系统监测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国外科研院所深化基础地质、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样性等专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谋划汉中天坑群未来的保护利用。

  汤中立指出,汉中天坑群具有完整的岩溶系统、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景观价值,是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系统是热液成矿的有利部位,要注重古岩溶系统的调查研究。此次科考对推进汉中地区沉积、构造发育演化、气候演化、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将汉中天坑群的科研价值、科普价值和康养价值实现最大化,为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通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和研讨交流,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汉中天坑群规模宏大、类型齐全、构造位置独特,极具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是我国三大天坑洞穴系统之一,是世界岩溶地貌博物馆,具备国家公园资源禀赋。

  科考期间,中央电视台栏目组、陕西省和汉中市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接受了采访,媒体辐射量达50万人次,社会反响热烈。《央视发现之旅——聚焦先锋榜》栏目组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将制作形成专题宣传片,全面提升了汉中天坑群综合调查研究、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科考与科普等方面社会影响力。

  本次汉中天坑群第七次国际联合科考是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汉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由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院、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研究分会、陕西理工大学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英国红玫瑰洞穴探险俱乐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林业局、汉中市委市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地方媒体记者近百人参加本次科考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