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王双明院士以“双碳目标与主体能源变化”为题作主旨报告,围绕环境发展变化对能源工业的影响、不同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双碳目标下主体能源的变化过程、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展战略、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技术挑战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资料详实、逻辑严密、论证严谨,展示了“双碳”背景下能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地质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指导。

洪增林教授作了题为“健康地质工作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报告,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健康地质工作的缘起与发展情况,提出了健康地质研究方向和内容,将岩石、土壤、水、大气、放射性作为五大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健康地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工作实际和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初步形成了健康地质八大业务板块。报告在方法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对下一步做好健康地质工作提供了借鉴。

主题报告阶段,刘斯文副研究员、杨忠芳教授、廖启林教授分别以“健康地质: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地质高背景区Se等有益元素的安全利用”“耕地生态修复及其安全利用初步探索”等为主题探讨了健康地质发展趋势、最新进展、典型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唐德剑,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任蕊分别阐述了安康市加快硒资源变硒产业的进程和陕西关中富硒土地开发与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与会院士、专家的研讨内容精彩纷呈,在健康地质工作方面提出了诸多新思路、新举措,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在张国伟院士带领下,与会专家学者们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项目点、安康市汉滨区龙王泉矿泉水基地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了龙王泉矿水地质基础、资源概况、岩石土壤、植物等方面富硒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情况,提出了富硒矿泉水发展的健康地质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升安康富硒资源项目质量及取得更大成果建言献策。
近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全省圈定富硒土地,率先开展健康地质调查,为服务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健康陕西建设做出了有力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与省卫健委共同组建“陕西省健康地质研究中心”,正在联合实施“秦巴山区健康地质调查与评价”“陕西省富硒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11个健康地质调查项目。

下一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将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深入开展健康地质调查研究,加强健康地质科普宣传,有效支撑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安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安康学院、安康市自然资源局、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安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市高新区管委会、榆林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航地质勘查院、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公司陕西分公司领导专家、师生,以及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