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选手吕渡发挥出色,斩获大赛二等奖。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由科技部主办,广州市科技局联合广东科学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大型科普赛事。自2014年创办以来,各级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先后举办大小规模科普讲解选拔赛事3691场次,参赛选手累计超过21.5万人次,线上、线下观众累计超过2亿人次,新闻媒体报道转载超过3万篇次,是全国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比赛。
本届大赛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全国共有4万多名选手参与选拔、265名选手晋级决赛。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选手吕渡以“黄河水土流失的起源”为题,运用丰富的案例、精准的数据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70年来黄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的经验和实效,让人们直观深刻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生动实践。经过激烈角逐,吕渡同志以新颖深刻的选题、丰富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沉着冷静的台风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从半决赛和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决赛二等奖。
本届大赛是继第七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得三等奖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第2次选派选手参赛并斩获奖项。近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不断健全科普工作机制,建实建强专兼职科普专家团队,高标准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积极主办科普专题活动,着力打造“科普七进”特色品牌,实现地球科学知识、地质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传播展示。近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被认定为“2023-2027年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这是继去年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后取得的又一殊荣。下一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将继续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