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调查”成果报告评审喜获优秀
来源: 矿调中心  作者:   时间: 2019-02-02

  2019年1月9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陕西省地勘专项“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进行了成果报告评审。

  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之后,专家组认真审阅了成果报告及图件,并与项目组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讨论。经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较全面调查了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资源基本特征,总结了其分布规律,鉴评了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项目成果丰硕,完成了总体目标任务,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好,综合得分93分,给予优秀级评定。

  “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调查”属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项目,该项目是在以往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对陕北地区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查明了丹霞地质遗迹的分布范围、类型、形态和基本特征。2017年10月14日-17日,在延安市举行《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调查阶段成果报告评审会》,项目阶段性成果得到彭华教授(原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工作组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等知名专家及延安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陕西是以省域为单元进行丹霞地貌调查的第一个省份,工作意义重大。陕北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地理位置特殊,形态多样,以“沟谷”型丹霞地貌为特色,是丹霞地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类型,特征鲜明,规模巨大,中国独有;陕北丹霞的发现,突破了已往对中国丹霞分区、中国丹霞构成、丹霞地貌类型、丹霞地貌演化和地学效应的认识,其独特性、科学性、观赏性的地质遗迹,构成了陕北黄土地貌与丹霞地貌相依共存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改变了黄土高原固有的形象;以“圣地延安”为中心,以陕北丹霞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中国红谷”特色旅游走廊,将改变陕西的旅游产品结构,并进而影响未来的旅游市场结构,对实施全域旅游国家战略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8年9月和10月,先后成功组织开展了两次陕北丹霞地貌大型联合科考活动,共邀请地质、地理、地貌、旅游等专业国内顶尖、专家40余人,邀请陕西、西安各界书画院知名画家50余人,从专业角度和美学角度,对陕北丹霞地貌资源进行了认定。专家一致认为陕北丹霞地貌资源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丰富了中国丹霞地貌类型,国内罕见、世界稀有,其景观价值达到世界级,具有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的禀赋。陕北丹霞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记录了地球演化的时空之美,其奇幻的纹理、绚丽的色彩、千奇的形态,具有色彩美、形态美和意境美,为自古以来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灵感。随着项目的实施和宣传,陕北丹霞地貌的价值和意义凸显,为下一步进行地质公园申报、科普基地建设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支撑,对助推实施“五新”战略,实现我院“追赶超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告评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