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职能定位,积极推进全省古生物化石保护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为我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是逐步摸清全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完成陕西省元古代一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地层古生物调查研究,榆林市古生物化石调查评价等项目,累计新发现古生物化石产地135处,填补了全省多个古生物化石类型、产出时代上的空白,初步摸清全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初拟《陕西省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属种名录》,编制《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产地分布图》,筑牢保护工作基础。
二是有效支撑违法案件打击工作。2024年,为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公安机关提供古生物化石盗采盗掘违法案件化石鉴定77次,鉴定化石标本1178件,出具鉴定报告77份,联合开展盗采盗掘现场勘验15次。同时,为甘肃、宁夏等省(区)提供涉案化石鉴定5次226件,有效支撑了古生物化石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工作。
三是发现大熊猫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并及时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汉中市城固县发现保存完整程度国内罕见的大熊猫化石,在榆林榆阳区发现了形态清晰、保存较好的恐龙足迹化石群,有关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规范古生物化石零星标本采集流程,采集大熊猫骨骼化石标本31件,恐龙足迹化石标本9件,圆满完成零星标本采集任务。
四是常态化承担保护管理业务培训和科普宣传。承办全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业务培训班,邀请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省司法厅、西北大学、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单位专家进行古生物化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专题授课,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公安机关共700余人(次)参加,进一步提高各级管理与执法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乡村、世界地球日宣传、暑期社会实践、送法到田间地头等方式,累计开展科普活动30余次,印发宣传折页、宣传册2万份,制作科普视频3部、展板39个,营造全民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省地质调查院将以“摸清资源家底、支撑保护管理”为目标,持续推进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鉴定、分类定级、科普宣传、保护利用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古生物化石保护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