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网站!
地学科普
地质沙龙
矿产知识
地质灾害
名家讲坛
在线调查
  • 您最喜欢的省内地质遗迹是哪个?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
名家讲坛
“知行合一”的地质行家
来源: 中国黄金网 | 作者:张伟超 | 时间:2015-11-16 10:13:44 | 人气: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如果说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三大壮举,那么李廷栋就是用一生精力托起人类壮举的科学家之一。

  尽管如今已经84岁高龄,但李廷栋依旧忙碌于他一生从事的地质事业。一直以来,他甚至很少会思考有关幸福的问题。只要从事地质工作,不论是在野外地质调查,还是在案头的综合研究,他都会觉得是一种幸福。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研究、《中国地质志》的编纂……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承担了许多地质科研项目。去年,在中国科技界享有盛名的“何梁何利奖”2014年度获奖者名单揭晓,李廷栋成为年纪最大的获奖者。

  从学生时代起,李廷栋就习惯了“双肩挑”的生活。担任北大地质系学生会主席、北大党委干事的时候,他一边学习地质,一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参加工作后,他做过原地质部机关的团委委员、部长秘书,主持过多项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担任过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为了不丢掉科研业务,他晚上经常“开夜车”到凌晨一两点钟,节假日也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

  “不管行政工作多紧张,业务都不能丢。”李廷栋认为,地质工作既要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实践,又要进行综合集成和理论研究,两者缺一不可。对地质科学家而言,野外是重要的实验室,要将实际调查和理论工作结合起来。为此,他至今还常常到野外实地考察。

  我们习惯把地质专家分为搞地质勘查的和搞理论研究的,李廷栋却认为,两者应该融为一体,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地质科学理论研究必须密切结合地质勘查实践,解决勘查实践中的问题。“一线地质工作者,既应该成为地质勘查专家,又应该是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地区矿床的专家。”李廷栋说。

  做“知行合一”的地质行家,是李廷栋一生始终践行的,也是他希望更多地质专家做到的。

  “经过长期地质调查研究的科学积累,10年、15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我国完全可以成就一批地质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李廷栋对年轻一代的地质学者寄予了厚望。

  从李廷栋的谈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地质工作的热爱。  本报记者 许拓 摄

  李廷栋:向地质强国迈进

  青藏高原金矿资源潜力很大

  《中国黄金报》:您曾经研究过青藏高原地质结构和南极岩石圈形成演化及矿产资源潜力,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金矿资源的潜力如何?

  李廷栋:青藏高原的金矿资源潜力肯定很大。过去,我在青藏高原工作时,曾经问过当地人,西藏寺庙里装饰用的大量黄金从哪里来?实际上,大部分黄金是从附近采掘出来的。

  西藏的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但我们已经在那里发现了大型的铜矿、铅锌矿,其中铜矿中有伴生金,另外还有独立的金矿床。我想,金矿成因比较多,各种不同成因、不同年代和各地区的到处都有,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青藏高原的金矿潜力一定很大。

  南极地区地质研究程度更低。但是众所周知,非洲是黄金的主产地。很久以前,南极和非洲实际上属于一个大陆板块,两者共有一个大的基性岩体(包含铜、镍、金矿)。因此,南极地区金矿潜力也很大。

  《中国黄金报》:深部黄金资源开发是当前很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金矿企业勘探深部黄金资源并期待开采,您怎么看深部黄金资源的开采?

  李廷栋:过去,技术、设备落后,开采成本较高,我国黄金勘查和开采均比较浅,一般为地下300米至500米。如今,随着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黄金需求量的增大,我国开始向深部找矿。

  我相信,地下500米至2000米的深部,肯定还有巨大的金矿资源库。因为金矿床的富集,不仅在地表,而且可以延伸至地下几千米,只要技术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开采成本合算,深部开采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

  深部探测是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黄金报》:据了解,您一直非常重视深部地质探测工作。您还指出,深部地质探测是未来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的方向。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廷栋:我国地质工作发展至今,只搞地表或者地下三五百米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矿产资源供不应求,需向深部要资源;很多矿产的形成是和深部地质作用有关的,深部探测就是要解决矿产资源的成因问题,查明深部地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比如,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地下深部某些岩浆活动、壳幔相互作用有关。研究深部地质作用,就可以了解到成矿的机理,资源是怎么富集起来的,富集通道是什么、富集空间如何等等,对指导找矿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深度地质探测可以解决环境灾害问题,如地震灾害。

  第三,从工程建筑角度讲,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搞城市化建设,建设输油管线,铁路、公路线路的选择,大建筑物、大坝、桥梁的建设以及地下空间利用等等,都需要工程地质来说话,都需要探查深部地质条件。

  《中国黄金报》:当前,我国深部地质探测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李廷栋:我国深部地质工作起步比较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国已经开始搞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种先进方法,从地表到深部进行探测研究。

  文革以前,我国简单做了些深部探测工作。文革过程中,深部地质探测工作基本停滞。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搞地球物理探测,组织开展青藏高原地球深部探测。后来,我国参加了国际岩石圈地学大断面计划,全球共做了170条地学大断面,我国断断续续做了14条。

  直到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开展地壳探测工程。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有118个单位、1500多位科学家联合攻关,历时5年,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研究和引进了一批深部探测设备仪器,形成了一套深部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形成了若干支深部探测队伍,特别是获得了一些重大的新发现,取得了一些地质矿产上的重大突破。

  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热切地期望国家早日立项,实施“地壳探测工程”。近年来,我国的深部探测效果和水平得到世界同行专家们的认可,只要根据我国特殊的地质条件,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经验,我国完全可以用15年或者20年做到后来居上,在深部探测领域站在世界前列。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国黄金报》:金矿企业期待实实在在的找矿成果,而科学家往往拿出的是卷帙浩繁的理论研究。你怎么看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李廷栋:这是个普遍的现象。我认为,这个矛盾的解决需要矿山企业和科学家两方面共同努力。地质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样,在一线进行矿产勘查的专家们,应该既是地质勘查的专家,又是某一矿种,如金矿床理论和技术专家。

  将来,金矿一线勘查人员,经过长期实践,不论是金矿的成矿理论,还是勘查的技术方法,都会成为权威专家。

  要解决这个矛盾,金矿和科研单位可以合作进行勘查研究,通过项目的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科研单位和专家可以提高实践水平,矿产勘查单位的专家可以提高理论水平。

  实际上,国内外好多地质专家出身于地质勘查的第一线。他们搞了多年的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然后成为地质领域或某一矿种、矿组的高端专家。

  经过10年、15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相信,我国金矿方面会出现一大批权威专家。

  《中国黄金报》:当前在地质勘查一线,很多勘探队员对同一区域的矿床成因、类型判断认识上产生很大分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廷栋:在地质领域,有很多问题存在争论,认识不一致。有的可以持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过,地质工作人员不要被争论迷惑。

  一线勘探队员可以根据自己获得的实际证据资料,支撑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听取其他专家的看法,取长补短,最终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观点。

  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质工作探索性很强,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接近客观实际。在地质勘查一线工作的专家应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拿出翔实的证据。如果新的证据证明观点不够完善,那就要修正;如果证明观点错误,那就要改正。

  地质事业要靠年轻人

  《中国黄金报》:您如何看待地质调查报告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

  李廷栋:这个问题古今中外都会有,只不过是多寡程度不同而已。一但发现弄虚作假问题,就应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处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惩办,而是为了教育,给别人以警醒,给当事人一个接受教育、改正错误的机会。

  《中国黄金报》:您对年轻一代的地质工作者有什么期待?

  李廷栋:地质事业的未来要靠年轻人,像我们已经到了人生的黄昏时期,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地质事业的发展,要靠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目前,我国权威性的地质学家太少了。我国需要成千上万个像样的地质专家,其中一两百个矿床学家,一批各矿种或矿组的专家,一批矿产资源的战略专家等等。

  同时,我国还要培养一批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水文地质、